最近常聽到人詢問23"(Concert)的烏克麗麗
也有不少人在購買烏克麗麗的時候,常會問到23"跟21"的烏克麗麗有什麼差別?
其實可以從一些簡單而且淺顯的說明讓人知道的更清楚
1. 如同弦樂團一般,烏克麗麗在國外其實是有完整的編制以及演出曲目的
所以就像有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以及double Bass,烏克麗麗的四重奏也有Soprano, Concert, Tenor以及Baritone四種尺寸,各尺寸分別負擔不同聲部的任務. 而Concert就是23"的烏克麗麗,聲音會略比最常用的Soprano要來的溫暖低沈一些.在團奏中, Concert的旋律線會做為Soprano的和聲.
隨著各個國家使用烏克麗麗來彈奏的音樂風格不同,在台灣,大家拿烏克麗麗鮮少與其他烏克麗麗合奏,通常也是拿來做為流行歌曲彈奏的一種選擇, 所以選擇一開始入手的是21", 23"或甚至是26"的烏克麗麗,事實上已經沒那麼絕對了. 反而是其他的因素來決定應該拿什麼樣的琴更為重要.
2. 在結構上面
一開始21"的烏克麗麗實在是太過可愛搶眼,所以每個人走進樂器行,都覺得這種四弦的小吉他看起來可愛,加上又好學,所以實在是很容易就人手一把. 但是買了之後才發現手指比琴格肥的也是大有人在.在台灣烏克麗麗音樂取向都是偏向獨奏的情形下,開始有人把琴換成23"了.主要就是因為在相同的空弦調音狀態下,23"的烏克麗麗琴格硬是比21"要來的大,按起來以及和弦手型更舒適(同理,26"會比23"的更大).
當然有店家突發奇想,認為台灣地區在選擇23"的考量因素就是因為手指舒適度的關係,所以把23"長度的琴頸接在21"的琴身上面.價格相對比真正的23"要來的便宜,但是聲音卻依然是21"的音響效果.大概全世界各地除了台灣之外,都不會有這樣的狀況產生.
所以有不少人是因為21"的琴格太窄,而另外找尋23"或是26"的烏克麗麗琴.的確在彈奏上有很大的幫助.
3. 在音色上面
因為23"不管是在琴身的厚度、以及琴身的尺寸要來的大,所以相對上能表現出的音域範圍要來的比原先的21"更廣,在音色的廣度要來的更佳.彈奏21"習慣的人,會發現做為一種歌唱伴奏的樂器,Soprano的烏克麗麗要來得很薄弱(因為音色偏硬、尖、高).台灣走的是獨奏的路線,所以只有一把21"烏克麗麗其實聽起來是很容易讓人覺得不耐聽. 所以開始有一些學習烏克麗麗的朋友們,為了追求更好的音色而選擇23"~26"的產品.與此同時,也把自己當初買21"比較平價的合板烏克麗麗,轉換成尺寸相對較大,甚至是單板與共鳴較佳的烏克麗麗.
不管是第一次買烏克麗麗,或者是想要換琴的人
相信未來這股風潮可能會吹到26"烏克麗麗(Tenor Ukulele)的範圍.
希望上述的一些簡單說明可以幫助到正在尋找相關資料的人
若各位讀者希望能夠有相關品牌與型號的推介,下次可以寫一篇型號跟比較文出來給各位參考.
歡迎轉載 並註明出處-好酷麗麗部落格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okuleleTW 好酷麗麗粉絲頁
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OKULELETW 好酷麗麗Youtube頻道